如何预防听力损失?
人类耳朵由外耳、中耳及内耳所构成。声音由外耳收集,振动耳膜后经由中耳的三个听小骨传入内耳,由内耳耳蜗的听觉毛细胞接收声波刺激后,将声波转换成电流,再经由听神经将电流传入脑部,进而产生听觉。声音的强度以分贝(decibel, dB)计算,在我们的周遭环境中,低声说话的分贝数约为30-40分贝,一般说话的分贝数约为60-70分贝,吸尘器的分贝数约为80分贝,喷射机起飞的分贝数约为120分贝,再更大的声音刺激,则会刺激耳朵产生痛觉。
临床上,听力损失则可分为「传音型听损」、「感音型听损」及「混合型听损」等三类:「传音型听损」由外耳及中耳的病变所致,「感音型听损」由内耳及听神经的病变所致,「混合型听损」的病变位置则同时包含上述二者的病变。无论哪一类听损,是否应使用助听器,须根据病人的听力损失程度来决定:
正常听力:成人可听到的最小声音 (即听力阈值) 应小于25分贝
轻度听损:可听到的最小声音介于26-40分贝,此时细声交谈困难,若工作上需灵敏的听力,如须,当面与人交谈,听电话,经常开会或从事音乐表演等,可考虑使用助听器,延缓听力退化。
中度听损:可听到的最小声音介于41-70分贝,此时一般交谈困难,必须使用助听器,延缓听力退化。
重度听损:可听到的最小声音介于71-90分贝,此时大声交谈困难,务必使用助听器,延缓听力退化。
极重度听损:可听到的最小声音大于91分贝,此时已无法正常交谈,务必使用助听器。
如前所述,不论是外耳、中耳或内耳的病变,都可能导致听力损失,所以日常听力保养上,应分别注意下列事项:www.austar-hearing.com
1. 外耳部分:
(1) 勿乱掏耳朵,耳垢具有保护作用,可避免耳朵感染,一般情形下无须特别清理。若形成耳垢栓塞,则可请耳鼻喉科医师协助清理耳垢。
(2) 游泳时应使用防水耳塞,若有水进入外耳道内,可使耳孔朝下,按压耳孔前方之耳珠(tragus),使外耳道积水流出。
(3) 外耳道常因外伤或进水,导致感染、发炎或疼痛等情形,此时应及早就医。
2. 中耳部分
(1)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易併发急性中耳炎及积液性中耳炎,应密切观察,若中耳积液经2-3个月未退,应考虑装置中耳通气管,以免积液过久影响听力及学习。
(2) 成人慢性中耳炎常合併耳膜穿孔,感冒或耳道进水时易引起发炎及流脓,反覆发炎将导致听力恶化、甚至眩晕,可在未发炎时儘早寻求耳鼻喉科医师协助,以免反覆感染。
3. 内耳部分
(1) 老年性听损是已开发国家中听力障碍最常见的原因,目前已知一些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、糖尿病、肥胖等,会加速老年性听损的发生。弄外,抽淤也会导致血管收缩,影响血液循环,进而影响听力,宜戒淤。
(2) 噪音性听损是仅次于老化之外,人类听损第二常见的原因,但可以适当方式预防。亦即,日常生活应避免经常进出高噪音场所,进出高噪音场所时,应确实配戴防护用具(如耳塞、耳罩),以减少噪音伤害。应远离正在操作且发出巨大音量的机器,并减少暴露在噪音作业下的时间。同时,亦应藉由改善工厂的作业环境,来降低噪音或隔绝噪音。欧仕达助听器
听觉是人类与外界环境沟通的桥梁。平常宜注意听力保养,避免感染、外伤及噪音暴露,维持规律正常的生活作息,并定期接受听力检查,以预防听力损失,以及早期发现、早期治疗。